close
本文章轉載自"無名小站→夢小婷"的部落格,如果妳覺得這篇文章不錯想"打包外帶"的話,請記得利用"引用"若不會"引用"的話記得請 "註明出處和文章網址" , 並回應本文打聲招呼喔,謝謝!


原文刊載於2006年9月號《bobo小天才雜誌》


自古以來,「婆媳關係」是最難解的習題,也困擾著許多家庭,明爭暗鬥,各顯奇招,就像知名小說作家廖輝英得獎無數的短篇小說《油麻菜籽》,即在描寫兩個世代女性的經驗與思想差異。如何化解兩個女人的戰爭,共創和諧家庭,也讓教養幼兒時不致出現意見紛歧的情況。

我討厭奶奶和媽媽
親職教育作家趙梅姿在《婆媳一家親》指出,一旦家中出現嚴重婆媳紛爭或衝突,最大的受害者無非就是孩子,因為奶奶媽媽大相逕庭的教養邏輯,最容易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。
1.破壞親子情誼
孩子就像是大人的鏡子,若婆媳經常對孩子私下評論對方不是,長期下來,極有可能影響孩子與其中一方的親情關係,無形中造成家庭的情感缺口。
2.不願上學或接觸人群
有些兒童因為家庭氣氛緊張,在耳濡目染情況之下,對於團體生活有所畏懼,不知如何解決與他人的爭執,因而影響社交能力,失去求學的興趣,造成課業進度落後或不願進學。
3.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
當孩子察覺兩代間管教態度與技巧差異產生代溝時,自然會出現「選邊站」或「找靠山」的情況,易養成孩子投機取巧的人格特質。
4.造就無理小霸王
有些孩子在長期面對家中的成人爭執後,容易引起強烈的反抗心理,有時甚至將情緒宣洩在他人身上,成為團體中的惡霸型同學,日後許多的犯罪問題也由此而生。
5.造成觀念偏差
婆媳教養觀念不一致,對孩子的獎懲制度也有落差,如果有一方習慣以金錢獎勵,而讓孩子誤以為,長期觀念偏差易在日後產生不當行為。

婆婆媽媽問題多
婆媳相處,經常狀況百出,以人為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洪繡鑾、中國家庭教育協進會理事長蒙京溥及知名兩性作家廖輝英指出,造成婆媳關係摩擦不外乎是以下幾種情況。
1.對孩子期待不同
【婆婆】 俗話說:「老小,老小,感情特別好!」,蒙京溥表示,長輩通常對兒孫存有無限夢幻期待,凡是皆順應孩子需求,認為只要孩子開心就好,無形中種下過分溺愛種子。
【媳婦】 對子女有具體期待及要求,希望孩子學習各種不同的技能,未能充分了解孩子人格特質及喜好,卻為孩子預先設定教育目標及方向,扭曲孩子應有成長過程。
2.教養方式不同
【婆婆】 教養方式以感性為主,並無太多教養理念,教育方式則模稜兩可。
【媳婦】 洪繡鑾則指出,媳婦對於教養態度則呈現較理性姿態,以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為主,例如從懷孕階段就開始聽胎教音樂,希望從小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。
3.生活習慣差異大
【婆婆】 例如餵食一事,為避免孩子被食物噎到,可能會先將食物放入口中咀嚼之後,再吐出食物餵進孩子口中。
【媳婦】 經過醫學證實,大人口腔中的齲齒細菌會透過咀嚼過的食物傳染給孩子。所以,年輕一輩的媳婦可能會將食物切細或搗碎為泥狀,取代上一輩咀嚼後再餵食的飲食習慣。
4.相處心態的歧異性
【婆婆】 人皆有私心,在面對外來成員,長輩除了以放大鏡的眼光審視之外,有時也會產生嫉妒之心而無法和平相處。
【媳婦】 蒙京溥表示,娘家勿在女兒面前就塑造對婆家的仇敵之心,無疑是為對方先扣上一頂大帽子,這張無形的標籤,也是造成婆媳衝突主因之一。
5.金錢觀念有所出入
【婆婆】 由於生活背景的差異及社會環境改變,上一代有時會認為後輩開支太過奢侈浪費,而嘮叨不休,加上婆媳缺乏愉悅氛圍的溝通機會,導致日後家庭紛爭。
【媳婦】 世代差異造成兩代間金錢使用歧異性,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不需要花錢?媳婦可能辛苦持家卻被誤會是奢侈浪費,因此產生心理嫌隙,讓現實問題惡化為婆媳衝突。

兒子難為,丈夫難當?
每當家庭發生婆媳問題,最可憐也最無辜的受害者莫過於男人,總是被當成夾心餅乾夾在中間,手心手背都是肉,集兒子、丈夫及父親3種角色於一身,到底應該如何調整心態,成功做為融合婆媳緊張關係的調停人?
1.學習傾聽
當聽到婆媳爭吵或是私下抱怨時,請避免一味暴怒,也要避免僅聽從片面之言就妄下斷論,應以耐心、公正的態度,了解衝突發生的原由,否則除了難解的婆媳習題之外,連調停者也加入這場女人混戰,事情會更加複雜。
2.逆向思考冷處理
有時衝突不一定要當面、當場立刻解決,身為調停者的男性可先以安慰、關心的角度,用心傾聽雙方困擾,有時其實婆媳雙方都只是需要一個訴苦的對象罷了。聽完之後,也不應將爭吵內容牢記、轉述,更不要質問另一方,讓衝突放大。
3.做個好的傳話筒
在緊張的婆媳關係中,男性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,既是中立的調停者,也必須成為善意的傳話者,「換句話說」,將原本尖銳、跋扈的字句,轉化為善意的溝通語言,相信如此一來,必能搭起兩個女人間親情的橋樑。
4.不要置身事外
雖然應避面衝突當下,立即選擇為一方挺身而出,但也不應以置身事外態度面對雙方爭執,可先做全盤的觀察、了解,私下做好緩衝語言的傳達,勿漠視雙方意見,以善意的說明加上公正的態度,讓男性成為婆媳雙方最好的潤滑劑。

婆媳聰明溝通術
其實,只要將前端的婆媳溝通功課做足,建立良善完整的溝通機制,日後後續其他的親子教養問題自然迎刃而解。廖輝英指出,當雙方生活已經產生衝突時,切忌以生氣代替溝通,有事先用「說」的,不要為對方貼上標籤,認為對方一定聽不進去,或是不願意傾聽,嘗試以說理、溝通的方式代替怒氣宣洩,以開誠布公的態度處理紛爭,盡量避免透過中間人(例如兒子)傳話。
蒙京溥更建議,有時晚輩要懂得「換句話說會更好」的說話技巧與藝術,勿直接爆發個人情緒,相信更有助於增進婆媳關係。另外,在相處過程中,試著找出優點,多多讚美對方,人心畢竟是用肉做的,以讚美取代責備,藉著讚美的方式提升雙方的責任感、榮譽感及自信心,更有助於建立良性溝通平台。

6種態度讓婆媳好相處
建立良好的婆媳關係,無疑是建構快樂家庭第一要件。3位專家學者分別提出客觀建議,期望能幫助全天下的婆婆及媳婦,一起攜手營建屬於自己的美滿家庭,不讓孩子成為痛苦的夾心餅乾。
1.雙方建立尊重的態度
洪繡鑾舉例,婆媳雙方進入對方臥室時,應先敲門示意以尊重對方隱私,可藉由「事先徵詢」方式,以重視雙方自主性及隱私權。
2.了解隔代生活差異
由於現代媳婦多為職業婦女,蒙京溥指出,此時婆婆應秉持體諒的心,了解下一代的生活的壓力;當然媳婦也要主動讓婆婆進入自己的生活,否則雙方皆以封閉的心態互相對待,代溝嫌隙只會愈來愈大。
3.勿套用個人標準於他人身上
洪繡鑾舉例,有些婆婆認為媳婦應該給予家人所有的時間及愛,每天親自下廚料理3餐,但今日的職業婦女比率攀升,婆婆有時應接受外食情況,而非一味責備。
4.公平對待女兒與媳婦
洪繡鑾建議,長輩對於親生女兒及媳婦更要一視同仁,勿給予差別待遇,否則除了婆媳問題之外,也會製造緊張的妯娌關係。不過,媳婦也要懂得適度和婆婆撒嬌,例如買些婆婆愛吃的點心,適時討好長輩,對婆媳關係有加溫作用。
5.樹立一致教養規則
隨著年齡的增長,長輩遺忘過去的教養經驗,容易對兒孫過分縱容,破壞子輩辛苦建立的教養規矩,使教養規範無法樹立,此時長輩應試著與子輩培養教養默契,廖輝英便舉例,可先從建立一致的獎懲態度下手,勿因縱容使得孫子成為小霸王。
6.和家人共同成長
人家說:「活到老,學到老;學到老,學不了」。蒙京溥以親身經驗提出,不論年紀多寡,都應秉持學習精神,把家人當作一輩子最好的學習伙伴,和孫子、媳婦和兒子共同成長,一起進修屬於個人的「人生學分」。

婆媳各有所學‧拉近距離
3位專家指出,為了孩子教養的長久大計,婆媳更應努力創造兩個女人的雙贏局面,其實從中受惠最多的還是孩子呀!
【給婆婆的建議】
1.以良性溝通取代嘮叨不休。
2.公平對待女兒及媳婦。
3.以寬容、大方的態度取代內心嫉妒感。
4.站在協力、輔導者立場,用「心」待媳婦,媳婦更愛你。
5.用心體諒晚輩困難,接受、了解隔代生活觀念差異。
6.歡喜接受對方好意,並滿懷感激。
7.以微笑、誇獎,取代責備、抱怨。
8.尊重雙方異同,學習做到理直氣「柔」的生活方式。
9.建立平等地位關係,試著和晚輩做朋友。
【給媳婦的建議】
1.以尊重及善意為最大前提。
2.主動讓長輩了解下一代的生活。
3.向長輩略施小惠,適時撒嬌應對。
4.勿直接當面、當場忤逆長輩,說話有所取捨。
5.勿自行樹立距離感,以輕鬆、有趣的話題緩和緊張氣氛。
6.下工夫營造生活氛圍,踏出良性溝通第一步。

有問題可尋求社會資源協助
當婆媳雙方已經出現問題,可先向身旁周圍好友、同事詢問是否有相關處理經驗,或是向一些社福團體(例如張老師或其他婦女協會)諮詢。切忌向親戚朋友傾吐苦水或說對方壞話,如此一來,反而會讓事情更複雜,除非已經是引發家庭暴力事件,否則不需過於擔心,避免家庭紛爭愈演愈烈。

經驗分享
婆媳問題不會無解
婆媳問題幾乎是每個家庭最難念的一本經,人本教育基金會讀者服務部主任賴秀枝便表示,經常可以接到女性朋友的諮詢來電,希望得到相關單位的幫助及宣洩情緒的管道。在此,同樣身為人媳及教育工作者的賴秀枝,即以自身經驗為例,分享她與婆婆相處時的溝通模式。
1.建立觀念平台
舉例來說,賴秀枝的孩子喜歡抱著寵物一起睡覺,但婆婆卻認為動物就是應該要養在屋外,因而對孩子有所責備。此時,賴秀枝採取不主動介入的方式,但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製造機會讓婆婆了解,寵物除了會定期施打動物預防針外,也很重視其清潔和衛生。同時,也對孩子機會教育,勿讓寵物養成不良習慣(例如跳上餐桌偷吃食物)。如此一來,婆婆不但可以親眼見證寵物的衛生情況,也可讓孩子知道動物和人類一樣也要遵守規矩。
2.找方法滿足長輩期待
當婆媳發生衝突狀況時,切忌立即否定對方觀點或作法,而是以良性溝通做為機制,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,例如長輩們都很重視「打招呼」的重要性,要求孩子逢人就要問好,如果孩子沒有做到,便認為是媳婦沒有教好。但老人家不知道也許是孩子年紀太小,一時間無法立即反應,對於陌生的臉孔,也容易感到害怕,此時,媳婦可以在一旁為孩子做人物解說,例如:「剛剛那位穿紫色衣服的阿姨,是一位鋼琴老師喔!」讓孩子了解眼前這位長輩的個性或特色,這樣孩子下次才會自己主動向對方打招呼。
3.別讓男人難為
一旦婆媳之間發生衝突,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把男人拉下水,非要丈夫或兒子選邊站,賴秀枝表示,每次遇到這種情況,他就跟自己說:「畢竟婆婆是我最心愛的人的母親,能忍則忍,能退就退。」不要因為自己莫名的堅持,而傷害到自己最心愛的男人。不過在此也要提醒各位丈夫,在母親與妻子的面前說法要一致,否則一旦被拆穿,原先的美意反而被誤會,得不償失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hn9610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